稳定币牌照的有几家?香港监管下的申领与展望
随着香港《稳定币条例》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稳定币牌照的发放情况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焦点。截至目前,香港金管局明确表示尚未发出任何一张稳定币发行人牌照,但数十家机构已进入申请筹备队列,监管层“审慎批核、质量优先”的态度,让首批牌照的落地更具期待性。
从监管进程来看,牌照发放已进入关键筹备期。根据金管局部署,有意申请的机构需在2025年9月30日前提交材料,而首个牌照预计于2026年初正式出炉。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此前透露,初步阶段仅计划批出数个牌照,凸显对合规资质与风险管控能力的严格要求。这一审慎态度,与牌照申请的高门槛相呼应——申请人需满足2500万港元实缴资本、香港本地运营等硬性条件。
市场端已形成多元化的申领梯队。渣打银行(香港)联合Animoca Brands等成立的合资公司,作为首批稳定币沙盒入围机构,已完成初步合规测试;蚂蚁数科、京东币链等科技巨头也明确启动申请工作,其中蚂蚁集团已与监管机构完成多轮沟通。这些机构凭借场景资源与技术实力,被业内普遍视为首批牌照的有力竞争者。
牌照申领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场景落地与风控能力上。金管局特别强调,发行人需具备“实实在在的应用场景”,京东计划将稳定币用于跨境支付以降低90%成本,蚂蚁则聚焦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领域,这些差异化布局成为申请加分项。同时,严格的KYC机制、储备资产审计能力等,也是监管审核的核心维度。
稳定币牌照的发放数量虽暂为零,但监管框架的清晰化已激活市场活力。未来随着首批牌照的落地,香港将逐步构建合规稳定币生态,而“少而精”的批核原则,也将确保行业在规范中起步,为数字金融创新筑牢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