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特币时隔 3 月重回 10 万美元” 的行情,为 5 月高位盘整后的市场写下戏剧性注脚。继 2025 年 5 月突破 11 万美元后回调至 9.8 万美元低位,时隔 3 个月比特币于 8 月中旬重返 10 万美元关口,Coinbase 平台报价一度触及 10.2 万美元,24 小时成交量放大 42%,看似收复失地的强势行情,实则是宏观流动性宽松与机构加仓共振的短期产物,背后潜藏的泡沫与风险较此前更甚。
此番重回 10 万美元,核心驱动力来自三重结构性利好的叠加。宏观层面,美国通胀数据符合预期强化了 9 月降息押注,美联储鸽派转向使长期利率承压下行,为风险资产估值松绑,这与 5 月政策利好的逻辑一脉相承却力度更强。资金端,现货 ETF 结束 3 月以来的净流出,累计净流入突破 400 亿美元逼近历史高点,Strategy、Metaplanet 等企业持续增持,上市公司持有量已占比特币总供应量的 5% 以上,形成稳定买盘支撑。更关键的是流动性改善:USDT 单月增发 50 亿美元,叠加稳定币法案推进预期,为市场注入充裕资金,甚至带动加密市场出现普涨态势。
但这波 “收复失地” 的行情,比 5 月盘整期暗藏更多风险信号。最突出的是估值与价值的进一步背离:当前价格较算力成本、链上活跃度等基础指标溢价超 60%,远超 5 月的估值偏离度,完全依赖资金流入维系价格。高杠杆隐患同步升级,Hyperliquid 平台永续合约资金费率升至 5 月以来高点,行情反弹当日爆仓资金达 34 亿元,多空对峙烈度较此前显著提升。更值得警惕的是市场共识分化:Coinbase 报价站稳 10 万美元,而币安等平台因抛压较重始终未能突破 10.1 万美元,这种分歧与 5 月平台行情分化特征一致,预示行情根基不稳。
回溯 3 月回调与此次反弹可见,比特币价格始终未能摆脱 “政策 - 资金” 驱动的投机循环。5 月盘整期警示的 “量价背离、控盘抛压” 风险并未消除,只是被新的资金洪流暂时掩盖 —— 链上数据显示,前 20 名地址持币集中度较 5 月提升 8%,新增资金多流向短期套利账户,长期配置资金占比不足 30%。这种资金结构决定了行情缺乏韧性,如同此前多次 “暴涨 - 暴跌” 循环,一旦美联储降息预期落空或 ETF 资金流入放缓,10 万美元关口将再度失守。
我国明确禁止虚拟货币交易,即便行情看似 “强势收复”,境内参与仍属非法金融活动。此次重回 10 万美元伴随跨境资金流动加剧,资金通过境外平台流转时极可能与洗钱等犯罪活动挂钩,冻卡风险较 5 月显著上升。参考 10 月市场暴跌中 162 万投资者爆仓的教训,牛市中的反弹行情更易诱骗散户接盘,最终沦为机构收割的对象。
比特币时隔 3 月重回 10 万美元,不过是投机市场的又一次资金共振。投资者需认清,无论行情如何波动,其缺乏实际价值支撑的本质从未改变。远离虚拟货币交易,通过正规金融渠道配置资产,才是抵御风险的根本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