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局延续:OPN1 币的虚假繁荣与必然崩塌
与 OPNX 平台深度绑定的 OPN1 币,看似依托 “加密债权交易” 概念一度引发关注,实则是三箭资本创始人 Su Zhu 等人延续投机骗局的工具。从虚假交易数据到伪造投资背书,这枚代币的每一步运作都复刻着空气币的收割套路,而在我国监管框架下,其相关交易活动均属非法,所谓 “价值增长” 不过是崩盘前的最后诱多,与 OneCoin 传销骗局的本质如出一辙。
一、“交易繁荣” 的假象:数据造假的收割陷阱
OPN1 币的价格波动完全依赖虚假交易支撑,所谓 “市场热度” 实为自导自演的骗局:
- 量价背离的虚假繁荣:平台宣称 OPN1 币关联的交易对单日交易量突破 5000 万美元,却被曝光上线初期 24 小时内仅完成两笔价值 1.26 美元的真实交易。这种数据造假与 Cetus 币被盗前的流动性假象异曲同工,本质是通过做市商虚假挂单制造活跃氛围,诱导散户入场接盘,待资金收割完毕便会重现 ICP 币 “断崖式暴跌” 的结局。
- 定位漂移的骗局本质:OPN1 币最初宣称服务于 “破产项目债权代币化交易”,最终却沦为合约交易的炒作标的。这种 “概念切换” 套路与 You Chain 公链用 “娱乐引流” 掩盖投机本质一致,所谓 “释放资产流动性” 的口号,不过是为代币炒作寻找合法性借口,从未产生任何实际商业价值。
二、“团队背书” 的谎言:失信者的套路重演
OPN1 币的核心风险源于操盘团队的失信底色,所谓 “专业背景” 实为诈骗前科的遮羞布:
- 破产者的二次收割:操盘手 Su Zhu 与 Kyle Davies 因三箭资本破产导致全球投资者巨亏,却转身创办 OPNX 平台发行 OPN1 币相关代币,其 “向债权人捐赠收益” 的承诺从未兑现,反而持续通过社交平台炒作数据吸引流量。这种操作与 OneCoin 创始人卷款跑路前的宣传套路高度相似,本质是利用投资者健忘心理进行二次诈骗。
- 伪造背书的信任骗局:平台谎称 DRW、SIG 等机构为投资方,遭多方公开否认,这种虚假站台与 ICP 币用 “基金会背书” 包装骗局的逻辑一致。更隐蔽的是,团队宣称 “退出日常管理” 却持续操控项目,暗藏随时砸盘套现的中心化风险,比智能合约漏洞更具致命性。
三、法律红线:参与即踩雷的必然结局
无论 OPN1 币如何包装,其服务虚拟货币交易的本质已触碰法律底线,参与者终将面临双重风险:
- 交易行为不受保护:我国明确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OPN1 币作为平台代币,其买卖、持有行为均无法律保障。正如 OneCoin 受害者无法追回损失,一旦 OPNX 平台因虚假交易被查处或跑路,用户投入的资金将血本无归,且无任何维权途径。
- 关联行为涉嫌犯罪:若境内用户参与 OPN1 币的合约交易、推广拉新,可能触犯非法经营罪;通过境外平台交易则涉嫌非法外汇交易,面临与温州盗币案推广者相同的刑事追责。操盘团队的失信背景更意味着平台随时可能被用于洗钱等犯罪活动,用户可能在不知情中沦为 “帮凶”。
四、核心警示:远离失信者的投机游戏
OPN1 币的存在,是加密市场 “劣币驱逐良币” 的典型缩影,其 “虚假数据 + 失信团队 + 非法交易” 的三重属性,注定了与 ICP 币同样的衰退命运。讨论 “价格能否上涨” 毫无意义,因为参与交易本身就已踏入法律与财产的双重雷区。
综上,OPN1 币不是投资标的,而是失信者设计的收割工具。认清其骗局本质,坚决不参与交易、不相信宣传,才是守护财产安全与法律底线的唯一选择。那些被 “高收益” 诱惑的投资者,终将重蹈三箭资本债权人的覆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