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清 AIDOGE 依赖 “虚拟标签炒作” 的本质后,PNUT 币 2025 年 5 月的市场表现,更直观展现了 “无价值 Meme 币在监管风暴中的溃败轨迹”。作为 Solana 生态的匿名代币,PNUT 币在 2025 年 5 月的价格定格于 0.000032 美元,较年初跌幅达 89%,日均交易量萎缩至不足 50 万美元,较 2024 年巅峰期的 1200 万美元近乎归零。这一颓势并非偶然,而是美国《天才法案》落地、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的监管共振,与自身 “无生态、无合规” 的致命缺陷共同作用的结果,成为 Meme 币集体遇冷的典型样本。
PNUT 币 2025 年 5 月的价格崩盘,直接诱因是全球监管政策的 “精准打击”,这比 AIDOGE 面临的下架风险更具冲击力。2025 年 5 月恰逢美国《天才法案》实施后的首次合规排查窗口期,该法案明确要求虚拟资产需界定监管属性并披露发行主体,而 PNUT 币自 2023 年上线起便延续匿名传统,既无公开团队信息,也未申报任何监管备案,直接被划入 “高风险资产” 范畴。同期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前的市场预热,引发交易所风控升级 —— 币安等平台在 5 月集中清理 “无合规资质代币”,PNUT 币因 “前 10 地址掌控 92% 流通量” 的巨鲸控盘特征,成为首批被限制交易的品种。监管收紧与交易所下架预警形成双重打击,导致 5 月 12 日单日抛压激增,币价单日暴跌 37%,彻底击穿前期支撑位。
流动性的彻底枯竭,让 PNUT 币在 2025 年 5 月陷入 “无人接盘” 的死亡循环,这与 AIDOGE 的流动性缺口形成呼应。2025 年 5 月全球稳定币规模虽达 2500 亿美元,但资金加速向合规资产聚集,Meme 币板块整体失血严重。PNUT 币的做市商在 5 月初集体撤离,其在 Solana 链上的流动性池储备从 120 万美元降至不足 8 万美元,出现 “单笔 1 万美元交易即可引发 20% 价格波动” 的极端情况。更致命的是,社群炒作的 “接入合规支付场景” 叙事在 5 月彻底破产 —— 美国监管要求支付类代币需满足 “100% 准备金” 等硬性条件,而 PNUT 币既无储备资产证明,也无支付场景落地,所谓 “利好” 沦为自欺欺人的谎言,进一步加速散户出逃。
PNUT 币 2025 年 5 月的困局,本质是 “投机泡沫在监管常态化下的必然破裂”,与 AIDOGE 共享相同的价值空壳属性。从 2024 年借 “Solana 生态热” 炒作拉盘,到 2025 年 5 月沦为 “僵尸代币”,PNUT 币的生命周期完美复刻了 Meme 币的投机轨迹:既无 JUP 币的生态 utility 支撑,也缺乏稳定币的价值锚点,仅靠匿名团队制造的虚假预期维系价格。2025 年 5 月的监管风暴不过是 “催化剂”,即便没有政策收紧,其 “巨鲸控盘 + 无应用落地” 的本质也注定无法持续。对比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在 5 月突破 800 亿元的合规进展,PNUT 币的溃败更印证了 “加密资产的价值终究要靠合规与应用锚定” 的规律。
PNUT 币 2025 年 5 月的表现,为所有投机性代币敲响了警钟。在监管从 “模糊” 走向 “明确” 的 2025 年,像 PNUT 币这样 “无主体、无合规、无生态” 的 “三无代币”,已失去生存土壤。它与 AIDOGE 虽炒作手法略有差异,却同样逃不过 “情绪退潮即归零” 的宿命。对投资者而言,2025 年 5 月的 PNUT 币不是 “抄底机会”,而是一面镜子:它照见了监管常态化下投机泡沫的脆弱,更证明了只有扎根合规与真实需求的加密资产,才能在市场震荡中存活 —— 这正是 PNUT 币的溃败留给行业最深刻的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