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作为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其技术实体和市场存在是客观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 “合法” 或 “安全” 的投资标的,需从技术本质与风险两面辩证看待。
从技术层面看,以太坊是真实存在的区块链平台。2015 年正式上线以来,它依托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构建了支持智能合约的开源平台,开发者可在其上搭建去中心化应用(DApp),涵盖金融、游戏、社交等多个领域。其底层代币以太币(ETH)通过区块链网络实现转账、交易,每笔记录都可在链上查询,具备可追溯性,技术逻辑和运行机制具有实际操作性,并非凭空虚构的概念。
在市场表现上,以太坊有明确的交易数据和价格波动。全球多家加密货币交易所均上线了以太币交易对,其市值长期稳居加密货币市场第二,单日交易量可达数十亿美元。从早期几美元的价格,到 2021 年曾突破 4800 美元的高点,价格波动反映了市场对其技术价值的分歧性认知,这种持续的市场参与度也证明了它的 “存在性”。
但需警惕的是,以太坊的 “真实性” 不代表其 “合法性” 或 “投资价值”。在我国,以太坊被明确归为虚拟货币,相关交易炒作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2021 年十部门公告指出,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其相关业务活动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实际操作中,以太坊价格受市场情绪、政策监管等影响剧烈波动,2022 年曾从 3000 美元跌至 880 美元,无数投资者因追高被套损失惨重。
此外,以太坊生态中存在不少虚假项目。部分不法分子利用以太坊的技术概念,发行空气币、搭建诈骗平台,以 “以太坊分叉币”“升级版智能合约” 等名义骗取资金,这些行为与以太坊本身的技术无关,却让不少人对其产生 “虚假” 的误解。
以太坊作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实例是真实存在的,但作为投资标的,它面临着法律风险、市场风险和诈骗风险的多重考验。认清其虚拟货币的本质,远离交易炒作,才是普通投资者保护自身权益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