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稳定币 3 审时间最新:数字金融监管里程碑

 

在全球稳定币监管浪潮中,香港于 2025 年 5 月 21 日迎来关键节点 —— 香港特区立法会正式三读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为稳定币监管确立完整清晰框架,这一进程标志着香港在数字金融监管领域的重大飞跃。

从立法推进节奏来看,2024 年 7 月,香港金管局与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联合发布咨询总结报告,奠定监管框架设计原则。同年 12 月,《稳定币条例草案》刊宪,细化发牌要求、储备资产标准与风险保护机制,为 2025 年立法加速推进筑牢根基。从确立原则到三读通过,不足一年时间,展现出香港在稳定币监管立法上的高效与决心。

三读通过的《稳定币条例草案》核心在于设立发牌制度。在香港,无论是发行法币稳定币,还是发行宣称锚定港元价值的法币稳定币,都需向金融管理专员申领牌照。持牌发行人面临严苛要求:储备资产方面,须确保稳定币由优质、高流动性资产全额支持,保障持有人按面额赎回权利;反洗钱与反恐融资层面,需建立健全客户尽职调查和交易监测机制,杜绝稳定币被用于非法活动。

这一立法成果意义非凡。国际视角下,香港凭借率先构建完善监管框架,在全球金融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吸引众多金融科技企业与国际资本,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从金融创新角度,规范稳定币发行促进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跨境贸易场景中,稳定币可大幅提升支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为企业与消费者提供便捷、低成本支付方案,推动贸易便利化,同时明确监管规则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更多资金注入数字资产领域,活跃香港金融市场。

后续,香港金管局积极推进配套措施落地。7 月 29 日发布《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等系列文件,明确发行人牌照申请门槛,涵盖财务条件、人员资质、储备资产等多方面。金管局鼓励有意申请机构在 8 月 31 日前联系沟通,准备充分的机构可在 9 月 30 日前提交申请,预计 2026 年初发出首阶段牌照,首批数量或为个位数。

香港稳定币三读通过及后续监管细则发布,为稳定币市场发展提供清晰指引。在全球稳定币市场美元稳定币占据超 90% 份额的竞争格局下,香港如何依托监管优势培育本土稳定币发行人,在跨境扩张中与内地金融政策协同,值得持续关注,其探索经验也将为全球稳定币监管提供宝贵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