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1 日,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为香港稳定币市场构建起全面且严谨的监管框架,这一举措在全球数字金融监管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新政核心在于设立发牌制度。任何于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或是宣称锚定港元价值法币稳定币的主体,都必须向金融管理专员申请牌照。对牌照申请人,有着明确资质要求:需为香港注册法团或认可机构,已缴股本不少于 2500 万港元,同时要维持充足且由股权资金支撑的流动净资产。这一规定从源头上保障了发行人具备坚实财务基础,能抵御潜在风险。
储备资产管理在新政中被着重规范。持牌发行人必须保证稳定币由优质、高流动性资产全额支持,确保持有人可按面额赎回稳定币。储备资产构成需每日编制报表,每周提交报告,并接受外部审计师认证,内容涵盖储备资产市值、构成、流通稳定币面值等关键信息,且需在期末后 1 个月内披露。严格的储备资产监管,旨在解决稳定币市场长期存在的储备不透明问题,增强市场信心。
在反洗钱与反恐融资方面,稳定币发行人持牌机构需建立严格客户身份验证(KYC)与交易监察机制。客户需接受完整尽职审查程序并定期审查,非客户持有人虽通常无须直接核实身份,但当监控到与非法活动、制裁名单或可疑来源相关钱包地址,且无法证明风险缓解措施有效时,持牌人须深入调查核实。通过这些措施,降低稳定币被用于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
风险管理也是新政重点。持牌机构要设立完备风险管理制度,涵盖信用、流动性、市场风险,同时强化科技风险管理,管控信誉风险。例如,在应对稳定币赎回需求时,需有充足流动性安排,避免出现流动性危机。
此外,新政对稳定币的发行、赎回机制也有细致规定。持牌人可依据市场需求发行锚定不同法定货币的 “指明稳定币”,但新增币种需获审批。赎回请求必须在合理时间内处理,不得设置不合理门槛或收费。为推动香港稳定币市场全球化,新政支持发行人通过海外渠道分销,但前提是建立完善合规和风控体系。
香港稳定币新政以投资者保护与市场稳定为导向,对稳定币全生命周期进行规范。随着新政实施,香港稳定币市场将步入合规发展新阶段,有望在全球数字金融竞争中脱颖而出,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增添新动能,其后续实施效果及对全球稳定币监管的示范作用,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