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谈雷达币:认清非法本质,远离虚拟货币陷阱

人民网曾多次关注虚拟货币领域的乱象,其中雷达币这类非法虚拟货币项目更是重点警示对象。雷达币自问世起,就以 “去中心化”“高收益投资” 等虚假宣传吸引了不少人关注,但在人民网等权威媒体的持续追踪与剖析下,其违法犯罪的真面目逐渐被揭开。

早在多年前,人民网就已指出,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存在诸多风险,严重扰乱经济金融秩序。雷达币作为虚拟货币的典型代表,被多地监管部门认定涉嫌传销、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2017 年,我国大力清理整顿虚拟货币交易平台,雷达币相关业务活动就被纳入整治范围。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雷达币所谓 “创新金融模式” 的伪装被层层剥下,露出其为少数人敛财的本质。

从人民网的报道中可以看出,雷达币的运作模式充满欺骗性。它通过社交媒体、线下聚会等多种渠道大肆宣传,以 “超高回报率”“稳赚不赔” 等话术诱导投资者入局。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声称雷达币将取代传统货币,成为未来全球通用的支付手段,以此蛊惑更多人投入资金。但实际上,雷达币没有任何真实价值支撑,价格走势完全由幕后操纵,投资者的资金在这样的骗局中危如累卵。

人民网还强调,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在我国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任何企图让雷达币 “开网上线” 或继续交易的行为,都是对法律的公然挑战。此前,雷达币相关交易平台和推广组织已被依法查处,众多参与其中的人员因违法犯罪受到法律制裁。如今,若仍有信息宣称雷达币项目重新上线,无疑是不法分子故技重施,试图再次收割不明真相群众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