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币(USDT)作为一种区块链虚拟货币,因其交易便捷、匿名性强等特点,常被不法分子利用于跑分活动。而泰达币跑分属于严重违法行径,参与者将面临严厉法律制裁,至于具体量刑,需依据犯罪情节、性质等多方面因素判定。
跑分本质是一种洗钱行为,借助银行账户或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他人代收款后再转账至指定账户,并从中收取佣金。当涉及泰达币时,犯罪分子利用其与美元 1:1 锚定、币值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进行资金转移。这种操作隐蔽性高,能有效躲避监管,为诈骗、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的资金流转提供便利。
在法律层面,我国严厉打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条款,若跑分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情节严重的,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例如在某起案件中,被告人乔某明知自己银行卡因涉及非法转移资金被冻结,却仍继续进行泰达币买卖,参与转移违法犯罪资金达 487.85 万元。最终,法院判定其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拘役五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 5000 元,同时追缴违法所得 30000 元上缴国库。
若跑分行为符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构成要件,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像沁水县公安局破获的利用虚拟货币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支付结算案件,涉案资金达 3.8 亿余元,最终 21 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检察机关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对相关人员提起公诉。
此外,若跑分行为涉及非法经营罪,违反国家规定,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总体而言,泰达币跑分违法量刑跨度大,从拘役到有期徒刑不等,同时伴有罚金等附加刑。参与泰达币跑分,看似能获取高额佣金,但实则是在为违法犯罪活动推波助澜,不仅破坏金融秩序,还可能让自己深陷囹圄。广大民众应提高警惕,认清此类行为违法本质,切勿因一时贪念触碰法律红线,避免沦为犯罪分子的帮凶,承担严重法律后果。